@华师人 今天,“疫”起读书!
又是一年草长莺飞时
受疫情影响
校园变的寂静,教室没有了朗朗书声
桂子山少了最美的风景
但华师人没有停止阅读的脚步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过筹办系列
线上打卡、互动、交流、分享、展览活动
与全国各地的山民们
携手畅游书海,抗击病毒,品味武汉
华师图书馆哪本书借阅次数最多?
哪些书最受师生喜爱?
今日为你揭秘
↓↓↓
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并收到不少同学的阅读心得和读书笔记。
文学院19级 刘心怡
文学院19级 陈滋文
文学院19级 李佳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19级 王珂
信息管理学院19级 唐硕
外国语学院18级 李芮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19级 鱼星兰
今晚,校党委书记赵凌云将在腾讯会议线上领读《造物》,与同学们分享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感受,欢迎大家参加。
【时间】2020年4月23日 19:00-20:30
【腾讯会议ID】:830 091 977
【会议直播】https://meeting.tencent.com/l/5Kr02G4f315f(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直播)
居家学习期间
华师学子宅家读书,边读边思
用文字记录阅读心得
如青苗沐浴春雨
从书本中汲取知识
在阅读中进步成长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中国人极其重视实用性,也有些忽视理论研究。中国人的实用性,造就了无与伦比的四大发明,对古代社会生产力贡献了巨大的推力。当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在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中国思想传统的影响下,中国闭关锁国了,停滞不前。重视理论的缺失,使诸多科学在西方哗然而我们寂寥无声。学术的沉默是中国科学史的惨痛。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王淑雅
《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
很多你现在遇到的你认为天大的麻烦,等到事后你会发现,那只不过是你人生中芝麻大小的事情,而当时的你甚至认为你要捱不过去了。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勇敢地去迎接吧,那不过是人生中极其简单一笔。
——公共管理学院 吉布伍呷
《春分之后》读后感:
走出魂不守舍,心烦意乱的日子最好的办法或许就是真心实意,善始善终地解决困扰自己的事情,然后便可豁然开朗,尝到一点成功的喜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孙永玮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诚然,“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是人间至善,而我们相信,好东西是永远不会消逝的。或许现实生活总不让我们尽善尽美,但我们需要学会去将善意放在面前,不去破坏道德的底线,尽力而善。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张楠
《约翰克里斯托夫》读后感:
你得对这新来的日子抱着虔诚的心,得爱它,尊敬它,尤其不能侮辱它,妨碍它的发荣滋长。现在是冬天,一切都睡着,将来大地会醒过来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样,像它那样有耐性就是了。如果你是好的,你周围的一切都会顺当的。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张清雅
《认知天性》读后感:
干扰了学习的流畅性会让学习者更努力地构建一种合理的解读。多下的那番功夫加强了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效果。适当程度干扰学习的流畅性会带来一些能够克服的小困难,而克服它们的过程是主动学习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我们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思考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提供的知识,因此我们会记得更牢固。
——心理学院 黄宇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年人舍弃自己身为伯爵荣华富贵的一切出逃?在这本书的描绘中,我看到的托尔斯泰是精神矍铄的,即使现实的灰暗像铁笼一样束缚着他,甚至让他无法正常呼吸,但他瞳孔里仍闪烁着向往自由的希望的光,这样的灵魂是最令我心生敬佩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大雨滂沱的那个夜晚,他终于重获自由也重获新生,正是因为他还有着没有被体制化的不甘就此了却一生的高贵灵魂。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令人思考,他始终反对用暴力革命去推翻暴力政权,认为这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暴力解决只会招致新的暴力,他希望用爱和关怀去感化,去追求天理和正义。我们得承认这有些理想化,但这也无疑体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对理想乌托邦世界的幻想和渴求。
——公共管理学院 邹桢
《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读后感:
我想说,什么是教育?教育不只是获得什么学位,有什么成绩,教育是打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正如塔拉说,教育是思维的拓展,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书中有几个片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首先,是外婆叫塔拉去厕所后要用粉色的香皂洗手,当塔拉不明白为何要这样的时候,外婆说,我没有这样教过你母亲!然后,是泰勒鼓励塔拉去读书,去自学,去看世界!最后,是母亲一开始和塔拉说,以为能走出去的是塔拉不是泰勒,和后来塔拉看过世界后,母亲说要和父亲站在一起, 母亲的鲜明对比!果真家庭教育带给孩子的远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环境会慢慢腐蚀一个人的思想,远离伤害,坚定自我,突破式寻找,这种抵抗带来的分裂式痛苦,在我上大学时候价值观重塑时,有过类似的痛。我很庆幸自己选择的正确,心疼塔拉的孤独与对家庭关爱的渴望,更佩服塔拉超越凡人的抵抗能力!
——计算机学院 何敏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
没有被盛名宠坏,没有在舆论压力下溃败,没有被金钱迷惑,甚至都没有对人性失望。玛丽居里用自己的坚强支持抗战,用自己的坚持感染世人,用自己的无私改变偏见。这些都足以让我们对她高尚的人格肃然起敬。读了《历史的温度》,我才更加的了解居里夫人的故事。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王灵玲
《北平的四季》读后感:
如果现实很残忍,只有在回忆里让它变得好一点,回忆总是个让人怀念的词,像一个过滤器,把坏的筛走,好的才留下。故土、故事、故人,记得好总比记得坏要让人释怀。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丁婉
《寻找白岩松》读后感:
很多看似无解的问题如果开动脑筋也许会发现希望,总之无论何时,我们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这也是支撑起以己之力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白岩松习惯找寻生活社会中的小点来展开探讨,总是能小中见大,用敏锐的眼光聚焦更多涉及民生的问题,其实不只是新闻行业,我们每一个行业都生存于社会中,受恩回馈于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发一份热,用自己的能力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命运共同体在中国,在世界中慢慢形成,时间不是问题,在于我们的心和耐力。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李书琪
《看见》读后感:
所谓大部分人,少数人,都不过是人自己划的界限。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弱者强者,开朗者和抑郁者,幸运者和受难者。可每个人都是公平地活在世上,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去嘲弄那些理所当然认为和常人不一样的少数人。我们都需要尊重,所以别轻易去辱没他人,因为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终将浑然难分,经历一样的生死,一样会留下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价值。
有时候,我们看待人或是过于加上对错,但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而我们去对待事物时,只求了解认识,因为我们只是就事论事,从未从一个人的全貌去判读其行为,也很难做到看到全部真实。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而我们也应不妄加判断,不伤害他人。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张楠
《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读后感:
这个故事的叙述者认为人类生活的进程是注定的和预先决定的。他所遇到的时间旅行装置——炼金术士之门可以通往过去和未来,但却不会改变既定的事实。通过这种永恒,特德以《一千零一夜》为脉络,编织了其中的三个故事,交织成一个失落与接纳的结点。穿越故事往往建立在抗拒命运的诱惑上——阻止死亡、 挽回友谊、告别亲友,而紧张感则来自失败的风险或成功之后不可预见的后果。
时间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种残酷的东西。但是,特德姜对时间旅行可能产生的社会功能,即它如何塑造旅行者的社区意识和目标倍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的商人在对哈里发的讲述中有着这样的思考:他回到过去是为了拯救妻子,但这次的经历让他变得更加虔诚,更加能够面对失去妻子的事实。特德姜把商人的顿悟作为一个寓言,但实际上是在叙述人的信仰是如何在悲剧后重生的。这个故事对信仰的公开,是对其心存疑虑者的一次启示。
——计算机学院 何敏
《未选择的路》读后感:
即是如此,明白如话,又意味无穷,它既是人生之路的象征,又包含着选择与承担的勇气。希望我们都有勇气去走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好走的路。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张奉玲
《人间草木》读后感:
人间草木皆有情,汪曾祺先生的文字还是那么于平淡处触动人心,回有余甘。不知这是为说理而牵扯到这些小生命,还是日常所见而有感而发,但总之,令人眼前一亮,口服心服,继而会心一笑。
——文学院 胡慧琳
《活着》读后感:
最怕所有人都被生活磨出一层老茧,磨得圆润而光滑,对于生命中的“痛感”趋于麻木。所以,他把“痛感”披露给你看,让你战栗,让你反思,这是他的价值,也是文学的价值。
——外国语学院 帕娜尔
《意志决定命运》读后感:
我们不应为某件事情过分高兴或者过分悲伤,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变,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何为有利、何为不利的判断是虚幻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一度为某件事情悲伤不已,但最后那却被证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又或者,我们曾经为之兴高采烈的事情,后来却变成了我们极度痛苦的根源。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徐春艳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造成爱玛悲剧的原因是宗教布道和宗教音乐刺激了她想入非非的心灵,夏多布里昂和拉马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使她沉湎于虚无缥缈的爱情遐想之中。这种教育的后果是使爱玛向往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和富有诗情画意的爱情。可我总觉得耽于幻想总比安于平庸、卑劣和污浊的现实好。“包法利主义”在任何一个时代或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出现,浪漫幻想总是可以和卑劣污浊的世界对抗,至于做出什么的选择就自己下定论了。
——文学院 吴子倩
《文化苦旅》读后感:
这篇文用一个山庄背影串起一个王朝,演绎一个文化的接替融合。在历史长流中,知识分子总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诚然,古代近代多少文人傲骨,坚守着他们无法割舍的文化之根。黄宗羲,傅山,李颙只有在文化认同中才开始接纳清王朝。而清灭之际,王国维亦为文化献身。至今天,我们所坚守的文化之道才是我们生存的根基。
——化学学院 阿尔阿依古丽
《浮躁 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读后感:
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为了让他们听到我说的话,我只好比他们还大声。于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别人到底在讲什么。
——生命科学学院 吴心怡
桃李芬芳日 正是读书时
窗外微风细雨 万物复苏
窗内幽幽书韵 淡淡书香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在书页的翻动中
与经典相约 与世界相遇
4月23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聚战疫力量 诵中国精神》世界读书日校园诵读直播活动,开启一场盛大的“云端诵读”,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英雄!
我校校友华雨辰受邀参加诵读接力,敬请关注!
【播出时间及平台】
4月23日上午 10:00-11:00,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电视播出,长安书院APP、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新浪微博“CETV新闻”“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网、人民视频、学习强国、央视频、微博教育、今日头条、抖音、优酷、百度APP、搜狐、触电新闻等同步直播。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姝萱 黄溆民
制图:叶苑萍 司小平
统筹:华大官微活动运营部
信息来源:华中师大图书馆
党委学生工作部大学生学习发展中心
审校:张伟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